Harari 的腦洞

Published on
All posts
  1. 人類是用故事思考的,20 世紀初我們有三套故事可以選:法西斯、共產、自由。二戰後剩下共產主義跟自由主義。1998 後剩下自由主義。到 2018 後好像沒得選了,所以我們感到無比的焦慮。
  2. 經濟精英不再剝削人民,因為已不需要人民。
  3. 俄羅斯的模式不是一套完整的政治意識形態,而是一種政治操作手法:由少數特權階級壟斷大部分的權力與財富,然後在控制媒體鞏固其政權。(幹怎麼聽起來跟現在的台灣一樣…)
  4. 林肯:你可以在有些時候欺騙所有人,或在所有時候欺騙某些人,但你無法在所有時候欺騙所有人。
  5. 恐慌其實是一種傲慢,是自以為完全知道世界正往哪邊走。
  6. AI 擁有的兩項非人類優勢:可連結、可更新。整合的系統可以在不失去個別性的優勢下,把連結性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—> 醫師比護理師更有機會被取代。
  7. UBI(Universal Basic Income),在有 80%剩餘勞力的社會顯得很重要。(雖然凱因斯很早就預估人類工時會大幅下降,實際情況沒有的原因多半看看資策會的辦公室就知道惹)。Universal、Basic 這兩個太難定義惹。目前最成功的案例出現在以色列:大概有 50%的極端正統派猶太教男性沒有工作,全身心的奉獻給塔木德。
  8. 自由意志的概念其實不久遠,過去的幾千年權威都在神。宗教神話建立神的權威、自由主義建立人的權威、未來很有可能是科技建立演算法的權威。決策與真相已經好像是演算法所控制的了,可能不會有自主的人這一回事(好像真他媽是這一回事,畢竟挑餐廳的時候我都是聽 Google 的)
  9. 哲學會顯得更重要,例如無人車遇到電車難題該如何選擇是可以被預先設定的,這也是急迫性的來源呀
  10. 感受是一種演化上的理性。(不然這樣這種直覺就不會流傳下來)
  11. 金賽量表(Kinsey Scale):一個測驗異性、同性戀光譜的量表。
  12. 安娜 ・ 卡列尼那定律:成功的國家都很相似,但失敗的國家各有不同。
  13. 身份認同是由衝突與困境來定義的,而不是由相同之處。
  14. 宗教是為國家服務的。日本使用「國家神道」,崇敬日本天皇,認為天皇是一位現人神(Living God),是天照大神的直系後裔。
  15. 神風特攻隊其實是融合了當時最先進的科技與最先進的宗教洗腦。
  16. 移民問題:到底該不該有移民?需要入境隨俗嗎?歸化時間該設多長呢?到底需要履行哪些義務?
  17. 恐怖主義其實就像隻蒼蠅,希望摧毀一家瓷器店:最好的方式就是飛進一隻公牛的耳朵,使公牛感到恐懼與憤怒。911 基本上就是這回事。伊斯蘭基本教義派這隻蒼蠅在一片廢虛殘骸中,欣欣向榮。
  18. 俄羅斯一直遵守校園霸凌的原則:「要打就挑最弱的,而且別打的太兇,以免老師出手。」
  19. 人類的愚蠢是歷史上最重要的力量之一,所以常會有自我實現的預言。
  20. 猶太人在人類故事的角色,就好像佛洛伊德的母親在現代西方歷史中的角色。他媽媽是誰根本不重要 xD
  21. 許多宗教一邊讚頌謙遜,一邊卻也想像自己是全宇宙最重要的事物;一邊要求個人要謙和,一邊又展現集體的傲慢。eg: 我們不知道大霹靂是怎麼回事,所以你不能公開露出頭髮,而且必須反對同性婚姻。
  22. 世俗主義(Secularism):其實是個蠻正面務實的。追求真相、強調自由、平等、勇敢,不抱守教條、強調責任。(WTF 這不就跟聖人一樣嗎?)
  23. 所謂的權力,其實就是要改變現實,而不是看清現實。手中拿著錘子,一切看起來都像是釘子。
  24. 巨大的權力就像一個黑洞,會讓周遭的空間扭曲,而且越接近,扭曲的程度就越大。每個詞語進入你的運行軌道之後,就會變得格外沈重,所有人都想討好你、安撫你,或是從你那邊得到些什麼。
  25. 正義:長久演化而為狩獵採集者,所建構出的正義感,應付的是幾十平方公里、幾十個人的生活問題。如果把這套正義感應用到各大洲的幾百萬人中,就會故障當機。
  26. 面對龐大的道德問題有四種常見的方法:一、縮小問題規模;二、把重點集中在某個感人故事,用它來代表整個衝突故事;三、編造陰謀論;四、創造出一種教條,全心相信某種號稱全知的理論、號稱全知的機構、或是號稱全知的領導,然後無條件的跟隨。
  27. 當代世界大多數的不公不義,並不是來自個人的偏見,而是來自大規模的結構性偏見。
  28. Roma 人:一般被誤稱為吉普賽人,起源於印度北部的流浪民族,一般有點負面的印象。目前多居住於歐洲,在保加利亞佔了總人口的 5%。
  29. 人類是唯一能與眾多陌生個體合作的哺乳類動物,原因在於:只有人類能創造出虛構的故事,並且把這些故事流傳出去,讓幾百萬人相信。只要每個人都相信同樣的故事,遵守同樣的法律,就能有效地彼此合作。
  30. 如果只有一千人,相信了某個編造的故事,相信一個月,這是假新聞;如果是十億人相信了一千年,這就是宗教信仰。(Cult + Time = Religion)
  31. 日本軍國主義從 1930 年代到 1940 年代早期,十分依賴對天皇神性的狂熱信仰。及至日本戰敗,裕仁天皇也就公開承認他只是人,不是神。
  32. 希特勒《我的奮鬥》:不論政治宣傳手段再出色,只要沒把一項基本原則牢記在心就無法成功:宣傳時必須只鎖定幾個重點,然後不斷一再重複。
  33. 美金與宗教本質很像:這些協議其實和虛構故事並沒有多大的差別。雖然宗教經典和金錢乍看之下完全是兩回事。
  34. 「公司」與品牌其實也都是一個人們的共同想像。
  35. 人類就是有這種了不起的能力:同時知道又不知道。
  36. 如何走出洗腦:守則一、可靠的資訊,必然得付出昂貴的代價。守則二、如果有某些問題對你特別重要,就去努力閱讀相關科學文獻。
  37. 如果某個人像你描述二十一世紀中葉的世界,聽起來像一部科幻小說,他很可能是錯的。如果他的描述聽起來不像是科幻小說,那他肯定是錯的。
  38. 人生的意義這問題就像是玩著已經拉開保險栓的手榴彈,傳給別人,你就沒事了。
  39. 為什麼我們會相信虛構的故事:一、我們的個人身份認同,正式以這些故事為基礎。那些追求身份認同的人,都像是玩尋寶的孩子,最後找到的,都是父母藏起來,等著讓他們找到的東西。二、除了個人身份認同,整個人類的體制都是建立在故事上。多數故事能屹立不搖,靠的不是堅穩的地基,而是屋頂的重量。
  40. 拿破崙:只要用一枚勳章,就能讓士兵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。
  41. 國族主義告訴我:我的國族是獨一無二的,而我對自己國族的義務應該與眾不同。法西斯主義告訴我:我的國族比其他人的更優越,所以別人的利益不能在我的利益之上。
  42. 心靈研究跟大腦研究不同。心靈研究的困難在於難於獲取第一手無偏見的資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