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體世界
- Published on
說來或許不信,我之前確實沒讀過純正意義上的科幻小說。身為一個受理科教育多年的物理系學生,這多少讓我感到有些遮遮掩掩的羞恥,就像到了研究所還不會用 Latex 做報告,或是掛了資料科學家的職稱,但其實只是用 python 做些 data cleaning 的工作,更甚,我還聽過只用 excel 的,人世間的神奇超乎想像:)
即使很多名詞要深入說,已經談不上所以然,但倚靠著對概念上模糊的熟悉,我在閱讀時產生莫名歡愉的優越感,例如:量子糾纏、強作用力、史瓦希半徑、洛西極限......等等,能不靠著備註或 Google,無障礙地欣賞書中描繪的世界。
雖然很多人批評他的文字呆板,但在我看來基本流暢,況且,對科幻小說來說,故事為主,文字本以簡潔為美,其餘的皆是錦上添花項。整體架構上,《三體》是一部非常出色且精彩的小說。我不確定是不是科幻小說都這樣,它因為在世界觀上就開了腦洞,所以能輕易涉及了很多腦洞很大,層次很高,哲學上的問題,雖然不是嚴謹意義上的哲學。
因為雷軍的關係,互聯網圈有一段時間也特別瘋《三體》。他把幾個書中重要的名詞以及定理概念,嫁接到了公司經營策略上。為了讓沒看過書的人快速理解,讓我們先定義好幾個三體世界中所提及宇宙社會學的概念:
兩條公理
一、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。 二、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,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。
猜疑鏈
按照第一條公理,善意文明沒有極端明確的證據下,斷不能把其他文明也假設是善意的。
你不知道我認為你是善意還是惡意。進一步,即使你知道我把你也想像成善意的,我也知道你把我想像成善意的,但是我不知道你是怎麼想我怎麼想你怎麼想我的。這個邏輯鏈可以一直向前延伸。
技術爆炸
文明進步的速度與加速度是兩回事。弱小的文明可能以指數形式發展而超越其他文明。其中的原因,可以是由內因或外因(例如與其他宇宙文明交流)引發。
黑暗叢林法則
把兩條公理、猜疑鏈、技術爆炸這三件事情擺在一起看,可以得到這個法則:宇宙是個肉弱強食的叢林,每個文明都被迫不懷好意。一個低等文明如果不小心暴露了在宇宙中的位置,便會招致高等文明攻擊。
以上概念要連結到互聯網公司是很直觀的。
兩條公理
一、所有公司活下去是第一需求。 二、有野心的公司會不斷擴張,但行業的餅短時間內變化不大。
猜疑鏈
公司之間的互動,都先是猜疑的,盲目相信他人的公司就是單純的傻,談不上善良。信用與信任是在互動之間累積出來的。現代商業銀行作為中間協調方,存在的目的某種程度上就是為了緩解這問題。
技術爆炸
馬雲就提出這樣的說法:大公司不只要擔心檯面上看得到的對手,更要有意識的提防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。我猜這也是科技巨頭作很多看似不划算的併購的底層邏輯:不確定你值不值,但是稍有光芒就先買下來,反正有錢,杜絕後患。
黑暗叢林法則
小公司在未成氣候擴張版圖的時候得低調,不然同商業板塊上,大一點的競爭者,要搞死你的方式數都數不完。
以上只是很淺薄的置換概念,依著商業的角度去看這本書,很多概念都能玩出花。
另外一個耳熟能詳的詞彙是:降維打擊。在原作中的意思是,能控制高維度的高等文明,對只能掌控低維度的文明有壓倒性的宰制力。粗略的想像就是,人類能壓制對我們視角而言二維的螞蟻。而降維打擊就是把對方文明打落至低維度的不可逆的過程,因為低維空間的文明是無法逆向發展出高維的科技。
降維打擊在現代語境的應用就更加靈活了。在商業上,我們可以說能搞定手機複雜供應鏈的公司,轉去做電子煙市場,是一種降維打擊;在文學上,我覺得能在幾萬字的小說上依舊思路清晰的人,去寫兩三千字的短篇雜文是種降維打擊;在音樂上,有聲樂功底的周深,跑去唱流行歌也是種降維打擊。
例如要理解「學好數理化,走遍天下都不怕」這話,可以解讀成,大部分的科目,都是數學的低維展開:經濟讀到後面是算數學、財經現在主流做到後面都是 ML,而 ML 的背後也是數學;資工其他領域基本也差不多,做 CV、做 Graphics 後面也都是數學。數學這們學科就是獨一無二的存在,在我看來,若想盡其客觀且單獨的判斷人的智商,數學能力應該是最好的指標,那東西就像有些人的聲音像被上帝吻過,數學能力也是上天給的。當然,對於凡人如我,我們努力程度之低,還不到拚天賦的程度。說遠了。
朱光潛在《給青年的十二封信》中談及寫作時曾說:微言妙趣大則源於性情學問的融會,小則見於一字一句的選擇與安排,你如果不曾身歷其境,便難免忽略過去。 同樣的道理,因為淺嚐過這種,知識走遠了都會殊途同歸的喜悅,我推崇在學習上雜食。你看,懂些物理,懂些財經,看《三體》的快樂多多了。
最後,摘錄一些小說中的我覺得很酷的話,括弧中插幾句感想:
- 其實吧,從科學角度講,毁滅一詞並不準確,沒有真正毁掉什麼,更沒有滅掉什麼,物資總量一點不少都還在,角動量也還在,只是物質的組合方式變了變,像一副撲克牌,僅僅重洗而已。可生命是一手同花順,一洗什麼都沒了。
- 方寸之間,深不見底(書中低維世界接觸到高維世界時,可以看到無限縱深。或許佛教所談的一沙一世界,一花一天堂就是那回事)
- 毀滅你,與你無關(生活上也是,很多東西要表達出來,自己生悶氣,這世界不會主動察覺,自憐而生恨原因在此)
- 你的無畏源自於無知(基本就是霍金給人的警告)
- 死亡是一座永恆的燈塔,不管你駛向何方,最終都會朝它轉向。一切都將逝去,只有死神永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