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型散步

Published on
All posts

picture 字型散步

幾乎每個領域的從業者,都會意淫自己的領域,是人類發展過程背後,稍微隱密卻真實存在的 BGM,這句話是褒不是貶,別誤會。稍加思索,這實在再正常不過了,畢竟頂級的行家總是容易觸類旁通,以自身領域的管,窺到人類發展的天,例如陳志武老師從保險制度的建立,看到現代人養子防老的觀念轉換,進而影響到生育率一樣。

而字型的研究正是這一回事:即使不是像設計師有美學上的訴求,不是像文青有裝逼上的需求,不像從業者有實用上的訴求,單純看看這世界如何偷偷用字型洗腦我們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。

以下摘錄自柯志杰與蘇煒翔所寫的《字型散步》,老樣子,上 Bullet Point。

字型的基本要求

  1. 可視性(visibility):從一段距離之外,能不能輕易發現指標存在?如果要旅客跑到指標正下方才看得清楚,就失去了指標的意義。例如在高速公路上就很重要。另外想吐槽一下 Google 的導航,Apple Maps 的靠譜多了。
  2. 易辯性(legibility):避免兩個字之間太像,例如:榨菜與炸藥。造個句:把新細明體當成標題,易辯性很高,但是可視性不理想。
  3. 可讀性(readability):指 整體 結構上的好不好閱讀,資訊好不好吸收。例如行間的設定、對齊的方式、字型的選擇、不同階級字體大小的選擇。這邊的關鍵詞是整體。

字型的架構

  1. 形狀 :形容字型的偏長方形、正方形呀等等。
  2. 中宮 :想像「東」這個字,中間的田的部分,如果越小,就稱它為中宮緊湊,反之就是中宮放鬆。
  3. 重心 :再次想像「東」這個字,中間的田的部分,如果在的位置越高,我們就稱它為重心高,反之就是重心低。能用腳長如何影響身材去理解。傳統中文字:重心高、中宮緊湊;現代新潮漢字:重心低、中宮放鬆。

使用字體時的核心思考

  1. 顯示的媒介是什麼?
  2. 最終要傳達怎樣的意象?
  3. 中英要如何搭配?(粗細高低要均勻)
  4. 直排的合理性?(台港應該是最後還用直排的地方了,有了接近古籍的典雅,但如果夾雜英文,閱讀上比較麻煩,在排版上需要更多的思考)
  5. 0 該如何呈現?

字體簡單分類

  1. 書法題:楷書(中宮緊湊、外圍寬鬆、重心偏高)、隸書、行書、草書
  2. 印刷體:明體、黑體

知名字體:

  1. 楷書:標楷體

  2. 金梅毛行楷:夜市的蚵仔煎

  3. 館閣體:四庫全書

  4. 明體:又稱白體,因為細,所以看起來不那麼黑,相對明亮。此字體雖成熟於明朝,但康熙老皇帝說:「此後刻書,凡方體稱宋體字」,所以也稱宋體(我去,真霸道)。多數漢字,橫畫比直畫多,明體橫細豎粗的特性,可以讓整個字體不會那麼擁擠,且在模糊的情況下,易辯性很高。底下常見的枝葉有:新細明體、小塚明體、宋體-繁、柊野明朝。

  5. 仿宋體:丁善之、丁輔之兄弟為了他們老爸新去搞的字體,基本參照宋體。

  6. 黑體:漢字的無襯線字。例如:儷黑體、信黑體、蘭亭黑、思源黑體、小塚黑體、柊(中)野黑體。有時這概念會與明體相對來說。

  7. 圓體:受日本影響,收尾是圓弧就是了,很好認。

  8. 魏碑體:魏晉南北朝的碑文做範本,區建公、趙之謙兩個合作加以完善,特色是有點兇悍。

  9. 勘亭流:發源自日本江戶時代的歌舞伎劇場文宣,發明人號勘亭,以之為名。廉價日式料理外面有的那個。

  10. 疊圓體:筆畫嵌進另一個筆劃,很肉感。用於早期色情業或肉圓!?

  11. 康熙字典體:聖祖仁皇帝體、韋小寶的大舅子體、就是那個體。筆畫邊緣破損嚴重,重心與字體大小故意不一致。

  12. 金陵:又稱正調明朝體,日本人今田欣一所做(南京人表示太難受了)。從明萬曆年間,南京國子監的〈南齊書〉裡復刻出來的。(想念桂花糖芋苗跟鴨血粉絲了,嘴饞)

  13. 姚體:在解放日報的姚志良所設計,明體的變種。高瘦:看起來比較高調;又尖又硬:格外警覺。

知名字體設計師:

  1. 王水河: 王水河圓體(宮原眼科)、蕃薯體。台中的老藝術家。
  2. 柯熾堅:蒙納黑、蒙納宋、儷黑、儷宋(他女兒名字)、信黑體、華康瘦金體。來自香港的大神。
  3. 應永會:浙江名間書刻體,直接一個字一個字重新自己做,有點猛呀這個。

picture 字型散步

知名廠商

Adobe、Monatype、文鼎、方正、字游工房、金梅、華康、寫研、森澤、欣喜堂

小知識點

  1. 字號:初號最大,一號、二號逐漸變小
  2. 字身框:鉛塊的大小
  3. 字面框:印出來的字,真正佔的大小
  4. 字體:typeface,字的樣貌
  5. 字型:font,一種具體產品,不同字號就算是不同的字型,但是很多字型可以是同一個字體,字體的概念比較大
  6. 定寬字型:fixed-width font,又稱為 monospaced font,HTML 或是寫 code 這種需要對齊的應用場合適用
  7. 比例字型:proportional font,monospaced font 的對立面。當然,我們這邊講的定寬與比例主要指歐美文字,中文方塊字沒有這問題。比例是指像 i、j 等纖細的字就稍微把字型的寬度弄窄,閱讀上比較舒服。比例字型的後面會加一個 P 來區分,例如華康墨字體(P)
  8. 油版印刷:相對於光學沖印,會稍微暈開,字體會比較柔和一點
  9. 編碼標準:早期:繁體 Big5、簡體 GB、日文 ShiftJIS。現代全部被收到 Unicode
  10. 繁體字數:基本:4000 字、常用:10000 字、康熙字典:50000 字、中華字海:86000 字、異體字字典:100000 字
  11. 柵格化:Rasterization,把外框字(向量字)轉成點陣字
  12. TrueType:舊的格式,檔名.ttf 結尾
  13. OpenType:新的格式,檔名.otf 結尾,用 PostScript 三次曲線外框
  14. Kerning:歐美文字的排版技法,針對特定字組調整之間的距離,一樣,中文字沒這問題
  15. 一樣的字型,螢幕上顯示出來,會比印出來的細
  16. 南去經三國,東來過五湖:中文版本的「The quick brown fox jumps over the lazy dog」